当前位置: 中视教育资讯> 百业信息> 正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即将播出 邀您共赴这场田野上的春日狂欢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edu.ccutv.cn)教育新闻在线

今日上海讯: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又到一年春耕时,当第一缕春风吹过希望的田野,一场“干货满满”的《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火热开场!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全国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负责人,国铁集团、中石油、中石化、国机集团、鞍钢集团、宝武集团、中储粮、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京东、微博、腾讯、立邦、先正达、牧原实业、农芯科技、新希望、大北农等合作方及企业代表齐聚上海,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活动现场)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中国乡村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也窥见了未来农业的无限可能。活动现场,《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震撼发布,《报告》汇集了160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4万亿斤的丰收景象见证乡村振兴奋斗之路。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天团齐助阵,以科技助农为抓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每粒稻谷都在老百姓的地里开花结果。

(《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封面)

首发首秀打造首发经济高地

作为一种新业态,首发经济不仅能有效带动市场活力,还能加快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乡村振兴首发活动”正式启动,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油菜院士”王汉中以乡村振兴首发活动第一位发布人身份亮相。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王院士打造的“三全高效”油菜产业新业态,让“中国油”装满祖国粮仓。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育成的高产高油优质多抗油菜品种,已累计推广超2.5亿亩。同样运用科技赋能春耕的还有来自浙江大学的聂鹏程,通过引领"低空+农业"创新实践,聂鹏程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感知与融合应用平台,用一个个无人机创新智慧农业新生态。致力于发展中国种业金色未来的“张江种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作为首发项目惊喜亮相,现代产业链条完备,科研创新体系协同……拥有诸多先发优势的“张江种谷”将打造成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功能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国际种业科技创新高地。聚焦从实验室到产业链完整闭环的上海农业科创谷同样也吸引了诸多关注,10亿产教融合资金池、人才购房优惠等政策红利,吸引了众多农业科技领军者、创新型企业、顶尖科研团队共赴这片科研沃土。随着“乡村振兴首发活动”大幕拉开,一批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科技成果首次发布,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轮番上阵,乡村振兴能量拉满。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聂鹏程 )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 吕雪城)

(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 唐晓腾)

高校联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同样为乡村振兴不断赋能的还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们,知行合一的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活动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孙坦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始终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蔡友铭表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理念,以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为使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天军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西农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表示,将以教育、科技与人才之笔,绘就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壮阔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强国建设的南农答卷。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赖海榕表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学科是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将进一步为深化林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赋能。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凯表示,甘肃农业大学肉羊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让东乡羊肉飘香百姓餐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恭银表示,浙江大学扎根湖州近20年,以科技和人才深度服务“三农”发展,破解了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 “最后一公里”。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勇表示,中国农大深耕村屯农家,让11个示范村蝶变为农文旅融合的鲜活样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方辉表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渔业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四个面向,始终践行大食物观。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表示,“江海21”走进了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绿色养殖探索出致富新路,撬动了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巫永睿表示,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将继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应有力量。

(各高校代表)

丰收的背后,是科技的加持,也是农民的智慧。宏大数据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带有泥土芬芳的奋斗故事。

火爆出圈的非遗泉州蟳埔村簪花,成为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上海松江,王雪莲的"猪米共养"模式成为了农业生态科技的代表,也让松江大米成为上海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大米品牌。曾经的沧州大地,春季土壤返盐严重,但在和张宸一样的新农人的努力下,这片盐碱地有了新生机。

作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提出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头雁”项目培养了一批“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并成功激活“雁阵效应”。

(农业农村部“头雁”项目代表)

当艺术遇上土地,农民艺术家们让田埂开出“花”

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农人的辛苦耕耘,同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更离不开农民艺术家的中坚力量。“唢呐一响,嗨翻全场”,活动现场,唢呐艺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自刚一曲唢呐先声夺人,这位来自乡村的黄土汉子,从只谋求营生的农村顾事一步步走到大学课堂,再到与国际流行音乐合作,马自刚让传承四百余年的庆阳唢呐这一民俗文化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古筝侠”陈江山也带着他的古筝来到了现场。建筑工人陈江山在工作之余演奏古筝,曲曲侠骨柔情,让其在网络迅速走红。在建筑工地、在简易的板房宿舍、在渣土车行驶过的路边……陈江山既是工友眼里的“陈师傅”,又是网友眼中的“陈老师”,工棚里的诗和远方,让乡村振兴愈发鲜活。

还有怒江歌舞团带来的《丝丝与贝慈》以及惊艳亮相的内蒙古达拉特旗乌兰牧骑的布日古德乐队,一众农民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表演,为现场描绘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歌舞表演《丝丝与贝慈》)

无数个经典案例,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春风吹过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的列车正载着亿万农民的梦想,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乡村振兴年度盛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上海总站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主办,晚会将于3月31日20:23在农业农村频道(CCTV-17)、央视频等平台播出。春风已至,让我们一起共赴这场乡村振兴的春日之约!

(活动现场)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赵国喜/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www.edu.ccutv.cn/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教育资讯  科普在线  书画园地  百业信息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方 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