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edu.ccutv.cn)教育新闻在线
首先,加强朗读训练。朗诵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新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朗诵方面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其次,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形象思维。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鉴赏诗歌时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好地品味诗情画意,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
第三,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以及理由,或者找出认为写得较好的诗句或词语,并简要说明原因。
第四,品味语言,获得感悟。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普通的散文化的语言,而表现出新颖、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的特点。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字词,通过品析诗歌语言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抓住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感情。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诗人表达情感、传递意境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典型意象,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总之,在诗歌朗诵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赵国喜/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www.edu.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标签:教育资讯 科普在线 书画园地 百业信息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方 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由作者笔名:科教小U 于 2024-05-05 04:30:25发表在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教育资讯网官网-本文链接: http://edu.ccutv.cn/edu/2204.html
上一篇
柳斌先生诗歌背后故事
下一篇
教育情怀诗歌推荐